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:装修时明明做了防水,结果住进去不到两年,墙皮发霉、地面返潮、甚至还渗水漏水?别急着怪材料不好,很多时候,是细节没做到位,施工过程中一个小失误,可能就毁了一整层防水!
今天就为大家揭示防水施工中最容易忽视的6大“隐形雷区”,别等家里出问题才追悔莫及。
一、先放粉料后放乳液?错!
很多师傅图省事,先把粉料倒进桶里,再倒乳液。看似没问题,实则大错特错。这样容易导致底部粉料搅拌不均,形成结块。
正确做法: 应该先倒乳液,再慢慢加入粉料,一边加一边搅拌,这样更均匀,施工效果更稳定。
二、防水涂料里加“私货”?别乱来!
有些人为了“增强效果”,会私自添加水泥、砂浆、其他乳液或粉料进去,这不仅破坏了防水材料原有的科学配比,还可能导致涂层脱落、彻底失效。
提醒: 材料出厂配比已是最优,不要随意添加!
三、基面不润湿,防水等于白做!
如果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,基面没有提前用水润湿,防水涂料中的水分快速被吸走,就会出现起粉、空洞、没有强度等问题。
正确做法: 涂刷前用清水润湿基面,但注意不能有明水!
四、基面有明水,隐患更大!
基面太湿、有明水,会让防水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被稀释或流失,导致涂层无强度、易起粉。
建议: 用手摸一下,湿润即可,看到“水光”就得处理掉。
五、太稠或放久再加水搅拌?慎用!
涂料调好后放置过久或太稠再加水搅拌,虽然方便操作,但破坏了涂料的化学结构,导致后期粘结力不足。
推荐做法: 用多少调多少,24小时内用完,剩下的要密封保存。
六、一次刷太厚,开裂找上门!
防水涂料是靠成膜来起作用的,一次性刷太厚,表面干了里面没干,容易收缩开裂。
科学做法: “薄刷多遍”,每遍都薄薄一层,确保均匀成膜。
防水施工不是简单刷一刷,而是一项技术活。真正做到滴水不漏,关键在细节。收藏好这篇干货,装修时自己也能把关,少花冤枉钱,多住几年安心房!